70
案例
01
患者青少年女性,因“担心长胖,进食减少,呕吐,处于显著低体重2年”就诊,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,经治疗后呕吐缓解,体重恢复正常。在新冠疫情开始后,不能每天外出运动,出现烦躁,感觉空虚,生活无聊等,吃饭的时候总是担心变胖,每天照镜子,稍微吃一点就自我催吐。为此更加苦恼,情绪低落。
医生给予指导后,患者不再像过去一样每天照镜子,将客厅的体重称收了起来,也不再每天称体重。查阅了自己的体重标准,记录后放在显眼的位置,作为提醒自己的方法。给自己设定了体重底线,查阅了一些资料,了解了如果体重过低会出现的严重后果。和父母一起商量,如果低于体重底线父母就要进行饮食的干预,其他时间吃什么,怎么吃都由自己安排。还和父母商定了一个奖惩制度,一天没有出现呕吐,奖励玩半个小时的游戏。当反复担心长胖,控制不住的时候,患者就默念“我会长胖”,每次念5分钟,每天3次。重复了3天后,担心长胖的想法明显减轻,饮食也规律了,呕吐的现象缓解,能够每天按时吃饭,情绪也稳定了下来。
进食障碍有什么表现?
02
进食障碍是指进食行为的持续性异常,对食物、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的一组疾病,常见的进食障碍有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。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因限制能量的摄取导致显著低体重,即使处于显著的低体重,仍然会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,并出现持续干扰体重增加的行为,以及对于目前自身体型、体重的病态认知。【BMI低于17.0kg/m2的个体可视为显著低体重。BMI=体重(kg)/身高2(m)】。
进食障碍会导致食物的消耗或吸收改变,并严重损害躯体健康,导致痛苦的情绪体验,或影响其生活、学习、工作等社会功能。具体的表现有:担心长胖,不规律进食,甚至出现呕吐,体重明显下降,营养不良;暴饮暴食,无法控制进食行为,吃完担心长胖,出现呕吐、导泻等行为,以控制体重。
疫情对进食障碍患者有什么影响?
03
在疫情期间,由于长时间宅在家中,日常生活被打乱,感觉无所事事、空虚和烦躁,因此会加重进食行为问题。有的人暴饮暴食,吃完后担心发胖,因此后悔、自责,在家反复照镜子,拒绝按时吃饭;有的人每天进食很少仍觉得自己吃了很多,出现营养不良,甚至有些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律,脱发,皮肤松弛的表现。情绪变得易怒,和家人无法和睦相处。
有些人因为宅在家中,获取食物更方便,出现控制不住地吃东西,每次都把自己吃得很撑,吃完又后悔、自责,甚至用呕吐(自我催吐)、泻药、减肥茶等方式控制体重。
疫情期间宅在家中,父母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,更加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,有些担心孩子不吃饭而反复强调,例如规定必须吃多少,必须吃什么。有些担心孩子吃太多,把水果,薯片等零食都藏起来,这些均会加重孩子进食的问题行为。
自助指南
01
判断是否需要就医:
(1)若出现全身乏力,呕吐,发热,腹泻等症状,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(2)若出现体重明显下降,营养不良,面色苍白,疲乏无力,月经失调或者处于显著的低体重(极度消瘦)状态,就可能危及生命,建议到就近的医院就诊,并加强营养支持。
02
如何有效帮助自己?
(1)在家中,尽量少照镜子,少称体重,不过度的关注自己的体重变化。
(2)参照身高体重标准表,设定体重底线,把体重底线贴在自己容易看到的地方,可以随时提醒自己。牢记体重过低出现的后果,例如月经失调,营养不良,甚至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。
(3)与家人一起探讨饮食的管理,制定一个体重界限。家属不要过多的批评指责,不要过多的干预饮食情况,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,但也不能放任不管,超过了约定的界限,家属要进行干预,保证患者生命安全。
(4)学会用正念认知疗法缓解或消除引起厌食、呕吐、导泻等问题行为的困扰,比如:可以重复黙念“我害怕长胖”“我的体重增加了”等自己担心的想法5分钟,然后逐渐延长至20分钟,达到适应想法后,呕吐导泻等行为自然较少。
(5)可以每天通过运动、听音乐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,释放压力,从而减轻厌食及暴饮暴食的现象。
作者:杨文君杨昆
编辑:蒋威巍仪鸣
单位: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疾病一科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药膳食疗推荐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