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
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,泛指由于高脂血症、血液黏稠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、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。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,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,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,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、完善的治疗手段,仍可有50%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,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,居各种死因首位。
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人对心血管疾病存在很多误区,以至于耽误治疗遗憾终生,甚至丧失了生命,令人心痛。秋冬季天气变冷,是心血管病高发季节。如何才能科学有效防治心血管病呢?心血管内科主任蔡国才向大家介绍了常见的误区如下:
v 老年人才会得心血管病?
错!我国心血管病呈现年轻化趋势,特别是高血压,这与现代社会节奏的快和生活压力大有关,同时很多中青年人体重增加、运动少、饮酒、吸烟、熬夜、高盐高脂肪食物摄入等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心血管的发病率。近年来,80后,甚至90后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者屡见不鲜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,年轻人猝死率也有增高趋势,年轻人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心源性猝死,过度劳累是诱发因素。没有心脏病史并不意味着没有心脏病。其中有一条最被年轻人忽视就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,因该病表现无明显特异性,甚至早期心脏没有任何症状,隐匿性较强,容易误诊漏诊。
v 我的父母有心血管病,我一定也会得病,预防无用
有家族病史仅仅表明,自己未来的危险高于其他人,但若及早预防,如多运动、健康饮食、控制糖摄取,对预防心血管病仍有奇效!
误区五有心脏病的人,会感觉到胸口疼痛。只要有胸口痛就,就是心脏病
解答:不一定。很多时候,心脏病发作时,没有胸口疼痛的感觉,而是气短、想吐、头晕眼花等。为谨慎起见,有不舒服的话,还是到医院检查的好。
v 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?
大错特错!首先要明确人体出现症状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警告性信号,在提醒你身体出现了“异样”,需要你要采取措施消灭这个“异样”。
就像痛觉,它是机体的一种用来保护自己的防御反应,比如你的手在被针扎的时候,会感觉到疼痛,你的手就会收回来,而不会让针继续扎进去,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,如果没有痛觉,后果可想而知。同样道理,如果高血压平时没有任何症状,而对其不管不问,后果极其严重,长期会导致脑出血、心力衰竭、肾功能衰竭等;临床中经常遇到因血压不控制而出现上述结果的病人,所以高血压被称为“无形的杀手”。
大约有50%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,这是由于个体差异,造成的对高血压不敏感。所以规律体检,按照医嘱治疗很关键。
v 冠心病/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?
之所以存在这个观点,一方面是老年人认识上有局限性;另一方面家属很大程度上受微信网络谣言的影响,并对此深信不疑。
长期以来,国内国际的各种指南都明确了微创介入在治疗冠心病,急性心肌梗死中不可撼动的地位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我们认为治疗的最佳手段,还是让一些患者“心存疑虑”,他们认为医生们越是强烈建议,越是表明医生有“不可告人”的目的!急性心肌梗死时,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血管减少心肌坏死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病人预后,正可谓“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”,可是总有一些患者或家属,无论我们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,他们都是如此的冷静和固执的坚持“保守”,有的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很大程度上是认识的误区导致的悲剧!
他们宁可相信偏方治疗癌症,也不相信支架能救命!
v 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?
绝大部分的患者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,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。很多人认为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这是不对的,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局限的,支架仅仅是解决了狭窄最重的血管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“犯罪血管”,其他部位的冠状动脉硬化同样存在,也可能会发生狭窄,所以良好的生活的习惯和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石。冠心病的系统治疗是全方位、立体式的,它还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的治疗。所以放上支架仍然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服药。
v 高血压没症状不用治疗。
大约有50%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,这只是由于个体差异,对高血压不敏感,但高血压所造成的危害却不会消失。
v 血压低于140/9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?
大于55岁的血压正常者,90%可能发生高血压。所以,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5/85毫米汞柱以下。对于患有糖尿病、肾脏疾病的患者,血压水平应低于130/80毫米汞柱。当然这还要考虑年龄的因素,具体数值要遵医嘱。
v 降压药是通用的?
“这个降压药效果很好,所以你试试吧!”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之间常听到的话,然而这存在很大的风险。如果两个人的体质差别会很大,或者两人有不同的并发症,口服同一种降压药会带来灾难性后果。临床中也见到一些因好心办错事的情况。
在日常生活中,最怕人问我“我血压高,我该吃什么药?”降压药不是通用药,不是老百姓想的那样,哪个都行。患者年龄、有无冠心病、有无哮喘、有无磺胺类过敏、心率快慢、肝功肌酐值都会影响降压药物的选择。
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,几十种,每一类药物都有其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。如果用的不合适,降压药可能会变成送命药。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,所以还是建议听从医生安排。
v 血压正常了可以停用降压药?
很多患者在门诊也经常问到,血压正常了,是不是可以停药了?更有甚者在血压正常以后自行停药,这是错误的,也是危险的。对大多数患者来说,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,是一种慢性病,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,需要长期服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。血压高就吃药,血压正常就停药会引起血压巨大的波动,同样会对人体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。
但有几种特殊情况,可考虑酌情减药或停药:
①继发性高血压(如肾上腺肿瘤,肾动脉狭窄)因素排除;
②患者高血压诱因(工作压力大、精神紧张、大量饮酒、高盐饮食、肥胖)纠正以后;
③夏季时:血管扩张,血压常常会有所降低。
需要强调的是,减药或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药物增减后,一定要规律测量血压。
v 得了冠心病尽量不吃药。
很多冠心病患者,犯心绞痛时,总是尽量忍着不吃药,以为经常吃药,以后就无效了。其实,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药,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时,才可能产生耐药性;间断服用,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,不会形成耐药性。及早服药治疗,可以迅速缓解病情,减轻心肌损伤,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。
v 华法林吃的太麻烦,改用阿司匹林?
房颤、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常口服华法林抗凝,该药需规律监测凝血指标,并根据指标调整药物剂量,有些患者觉得抽血化验太麻烦,擅自停用华法林,改用阿司匹林以至造成严重不良事件。动静脉都可以产生血栓,其成分是不一样的,所以抗拴的药物也不一样,两者不可随意替换。
v 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降脂药。
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,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,关键要看个体情况。例如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5毫克/分升,健康人而言,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;但对患过心肌梗死,做过支架治疗、冠脉搭桥手术,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,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。
v 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。
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,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。通过服用降脂药物,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。一旦停药,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。
误区八:降脂药物副作用严重。很多患者认为降脂药对肝肾的副作用很大。血脂稍高一点儿,还是不吃药好。其实,就目前最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来说,大多数人对它的耐受性良好,通常只有0.5%—2.0%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。
v 需要定期输液“疏通”血管?
很多老百姓都有类似的认识误区,每到秋冬季,就有不少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,有的还一次输两瓶,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,预防心梗/脑梗。实际上,这个观念是错误的。目前没有任何数据或研究证明定期输液可预防或降低心梗/脑梗的发生率。
v 有了心脏病就应该少活动?
有人觉得心脏病的人,为减轻心脏负担,一点活动都不能做。其实是错误的,无论是冠心病还是心力衰竭,在心脏病急性期发作之后,稳定恢复期间无论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开始适当规律的活动,过少、过多都是不可取的。
1.保持心态平衡
冠心病、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,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。
2.适当运动
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,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,血脂升高。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。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,此时,温度回升,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。
3.控制危险因素
严格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,服用有效调脂药物,控制糖尿病,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,戒烟。
4.药物治疗
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,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,以缓解症状,改善预后,预防并发症。
5.外科治疗
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,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,消除血肿,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。
6.康复治疗
患者病情平稳后,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,逐步做主动运动,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。早期康复训练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。
(胥红娟)
上一篇:行后分院第四党支部开展“从我做起,安全防护”主题党日活动